![]() | 鼻煙壺最初在我國滿、蒙、藏等少數游牧民族中使用,主要有銅、銀、瓷質幾種。明朝以后,煙壺隨著鼻煙一起傳入內地。后來,煙壺的品種逐漸增多,到清乾隆時期,玉石、翡翠、晶石、寶石、瑪瑙、陶瓷、銅銀、竹木雕刻、套料、內畫等煙壺品種都已出現。加上工藝水平的不斷提高,使之不僅為實用品,而且也成為人們喜愛的工藝美術品。內畫鼻煙壺材質有瑪瑙、晶石、琥珀和料的幾種。繪畫前,先用鐵砂球和金鋼砂將煙壺內壁均勻磨砂,然后根……[詳細] |
![]() | “保定鐵球”(俗稱健身球)不僅是娛樂工具,而且有著群眾觀健身功能。球的外表明光錚亮,其內部結構復雜,球內有球,并裝音板,兩個為一付,俗稱一公一母。拿在手中運轉坊來,音響各異,有高有低,清脆悅耳,既能收到調筋理神之功效,還能在鐵球的纏綿悅耳音響中陶冶性情。舊時官宦、商賈進京往返于保定余中,必購買此物,作饋贈親友或達官顯貴的見面禮。 現在的保定鐵球,是在沿襲了明清古老制作技術上,經過改進與革新研制而成……[詳細] |
![]() | “保定面醬” ,始產于清康熙十年,距今已有近400年歷史,質量優良,久負盛名,是理想的烹飪調料。保定的甜面醬由優質面粉釀造而成。質稠味甜,色澤紅褐,盛入碗中倒置不流。傳統釀造是將面粉制成團狀,蒸熟后裝入竹匾或木盒發霉數日,然后取出入池加淡鹽水經日光曝曬半年而成。如今已在傳統釀造工藝的基礎上,采用現代生物技術人工培養米曲霉制曲,利用太陽能低溫低鹽發酵釀造;泵鹈驷u入口綿甜,營養豐富,既可生食,又是……[詳細] |
![]() | 春不老,亦名雪里紅,是保定三寶之一。腌制后,無論存放多久,即不生筋,也不長柴,無苦澀味道,顏色嫩綠新鮮,為冬春季節不可多得的蔬菜。用保定春不老做腌菜、生食和炒菜均宜,是城鄉人民頗受歡迎的蔬菜。( 保定)雪里紅:一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的變種,將芥葉連莖腌制,便是雪里紅(又稱雪里翁)。葉子深裂,邊緣皺縮,花鮮黃色。莖和葉子是普通蔬菜,通常腌著吃。也叫雪里紅。 【科屬】為十字花科植物芥菜的嫩莖葉。是芥菜類……[詳細] |
![]() | 贊皇金絲大棗 ![]() ![]() 又名贊皇大棗。產于河北贊皇。長圓形,果頂稍凹入皮,呈褐色,外形美觀,白亮紫紅,肉厚皮薄,油大味甘,曬干掰開,尺余長的蜜絲維連不斷。鮮棗甜脆可口,干棗肉綿甘香,含糖量達62%-70%,每百克鮮棗含維生素300-600毫克,比同等重量的梨多140倍,比蘋果多69倍。特定品質果實性狀:果實長圓形或倒卵形。平均果重17.3克,最大果重29克,大小整齊。梗洼小,中等深。環洼窄小,較深。果面廣圓,頂端稍凹陷![詳細] |
![]() | 白洋淀皮蛋 ![]() 白洋淀松花蛋又叫“河北皮蛋”。主要產在河北省安新縣境內的白洋淀一帶。白洋淀松花蛋已有100多年的生產歷史。在清朝時期當地就開設了很多作坊,加工松花蛋,暢銷于北京,天津,保定等地。白洋淀有遼闊的水域,當地居民利用豐富的水資源優勢,歷代養鴨,這里的淀鴨群游,生活于淺淀內,以覓食魚、蝦、水蟲、螺、蚌和水藻等新鮮食物,鴨蛋產量多、個頭大。白洋淀松花蛋,就是以本地產的鱒鴨蛋采用先進的工藝和科學配方加工而成![詳細] |
![]() | 遷西京東板栗 ![]() 遷西縣為“京東板栗”主要產區之一。遷西板栗的主產區包括:漢兒莊、青山關、喜峰口、楊家峪等,產量占遷西總產量的60%,分布在長城以南15公里內。 京東板栗以色澤鮮艷、含糖量高、甘甜芳香和營養豐富聞名,在國內外市場久負盛名。它主要分布在北京以東廣大的燕山山區,以遷西、遵化、昌黎、興隆最多。 栗樹是我國培育最早的果樹之一,與桃、杏、李、棗并稱“五果”。 早在19世紀,京東板栗就遠銷日本![詳細] |
![]() | 劉美燒雞手工制作技藝的發祥地——河北省樂亭縣,位于唐山市東南部,也是樂亭大鼓的發祥地。劉美燒雞手工制作技藝是由始創人劉俊老先生,在傳承至今已有200多年的祖上鹵煮肉的基礎上,經過潛心鉆研,開創了我國燒雞整形之先河,并以此而成名。據《樂亭縣志》記載:1897年由樂亭縣海邊小村李各莊遷至縣城南關的劉俊與其祖父劉崇掛起了”劉記燒雞鋪》的牌匾,開始了店鋪經營,生意紅火……1905年,當時在光緒帝身邊任二品……[詳細] |
![]() | 小吃一種,發源于河北省古城保定,廣泛流傳于冀中平原,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縣的漕河地區歷史最為悠久。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發源于河北省古城保定,廣泛流傳于冀中平原,其中以保定北部徐水縣的漕河地區歷史最為悠久。作為河北省餐飲文化中心的保定,是中國第九大菜系——冀菜系的發源地,而處于這一河北餐飲中心的驢肉火燒經過勤勞的保定人民多少代人不斷地發展和推廣,已經稱為了名副其實的除了“鐵球、面醬、春不老”……[詳細] |
![]() | 俗話說“天上龍肉,地下驢肉”,驢肉肉質紅嫩、口感勁道,比牛肉的纖維要細,口感更好,沒有豬肉的肥膩,也沒有羊肉的膻味,所以說驢肉是走獸肉的上品的確不為過!『娱g市地處廣闊的華北平原中部。古代曾為河間國,漢代封河間王,是為諸侯,后又設府,地處京南交通要道,明代以后,為通往南方各地的“御路”,相傳道路的寬度為“十八弓”。成為南北通衢大路,俗稱京南第一府。因此,南北風味的各種飲食文化均在這里有所發展,尤其……[詳細] |
![]() | 滿城磨盤柿個大味甜,平均單果重250克,最大單果重610克。柿果色澤美麗、營養豐富、味甜多汁。果實可供鮮食、釀酒、做醋,還可制成柿干、柿汁等。柿果具有補脾、健胃、潤腸、降血壓、潤便、止血、解酒毒等功效。柿蒂可治呃逆、夜尿;柿霜可治喉痛、口瘡咽干等;柿葉茶可防治動脈硬化,治療失眠。滿城縣是磨盤柿集中產區,栽培歷史悠久,明朝萬歷年間就有記載。磨盤柿具有抗干旱、抗濕澇、耐脊薄、適應性強、容易管理、結果早……[詳細] |
![]() | 玉田縣位于河北省東部,地處燕山余脈南麓,環抱在京、津、唐中心地帶,以“古人種玉”的傳說而得名。 玉田泥塑從清光緒年間形成算起,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孕育、形成、興盛、搶救、復蘇以及開發等幾個階段。20世紀60年代初,玉田民間泥塑正處于繁衍流傳的成熟、興盛期,集市上泥塑攤點長達一華里,形成了泥人一條街,來往于京、津、東北等地的商販爭相購買。 玉田泥塑1986年進入搶救、復蘇以來……[詳細] |
![]() | 涉縣核桃 ![]() ![]() 涉縣地處深山區,耕地少,水源缺,糧食生產不是涉縣的優勢。但有157萬畝山場,利用山場資源,發展特色農業,是涉縣獨特的優勢。千百年來,涉縣就有種植核桃的歷史。2004年,核桃樹有108萬株,核桃產量達到1180萬斤,創歷史最好水平,涉縣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核桃之鄉”。此外,太行核桃城、核桃系列產品加工等龍頭企業項目進展順利,林果公司、冷配公司等十大農業服務公司投入運營,全縣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達到5……[詳細] |